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广东设立目标: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

今日,广东省人民米乐发布了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 意见设立了总体目标: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较为完备,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企业数量超2000家,将广东打造成为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场景应用全国示范高地,形成“算力互联、算法开源、数据融合、应用涌现”的良好发展格局。 意见提出了五个主要目标,其中包括: 打造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在搭建“中国算力网”中发挥核心作用,实现国家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智算中心等大型异构算力中心互联互通。推动国家算力总调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调度中心加快落地深圳、韶关。做优广东省算力资源发布共享平台,在智能算力规模上形成显著优势,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东数西算”重大战略。 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战略性、全局性布局。支持现有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提质增效,鼓励园区在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上市辅导对接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大力引进相关项目,加快产业集聚。重点依托中心城市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园、特色小镇、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等载体,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与应用示范园区,实现集群式发展。支持韶关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并发挥韶关算力网络枢纽节点算力及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积极对接广州、深圳,探索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飞地,促进省内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建设“产业数链”,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虚拟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3-11-13

数字经济意见领袖:5G是欧洲科技复兴的催化剂

5G塑造的科技进步对整个欧洲来说影响如此深远,这个时代被认为是“数字十年”。作为“愿景照进现实”的关键,多个技术里程碑正在欧洲各地实现。 欧盟的数字十年计划旨在实现“技能、基础设施、业务和米乐”四个关键领域的技术目标。聚焦到基础设施部分,目标是到2030年为欧洲的每个人提供千兆连接,并在所有地方至少提供5G覆盖。那么5G是如何帮助实现这些目标的,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哪些进展?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知名意见领袖Ronald van Loon在Mobile World Live上撰文作出解读。 5G在连接和业务转型中的作用 5G的关键作用在于连接,这在后疫情时代尤其成为一种基本必需品。凭借超高速率和超低延迟,5G对于实现欧盟的数字十年目标至关重要。GSMA在202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欧洲电信行业对GDP的贡献已经在4%到5%之间。再加上5G将通过影响制造、汽车和医疗等各个行业为GDP作出的间接贡献,其意义非常重大。 实际上,5G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也是一次商业和社会变革。研究公司IHS Markit预测,到2035年,5G可以催生13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产出,约占全球GDP的7.5%。此外,全球5G价值链预计到2025年将产生超过3.5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到2035年将为超过2200万人提供就业。 5G的部署和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欧洲占到了全球5G启动中的50%左右,但其普及率仅占总移动连接的11%~12%,相比亚洲和美国等地这一比例相当低。即使是在5G普及方面表现最好的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和瑞士,普及率也只有29%~30%。 文章写道,在中国和韩国,高达85%的客户正在使用或打算升级到5G。相比之下,英国和德国的数字分别约为64%和42%。总而言之,欧洲在消费者升级到5G的意愿方面处在落后位置。 欧洲低普及率的影响是全球竞争地位的下降。不幸的是,这一现实导致了经济增长的损失、投资的阻碍、创新的减少、各个领域的停滞和错失机会,以及失业的潜在增加。 有几个用例可能会推动5G需求,例如元宇宙,消费者可以在虚拟现实中进行互动的,以及高带宽的直播,有影响力的人可以利用它直接从实体市场销售产品。 消费者需求是由对用例的认知和接触所驱动的。例如,5G可以通过无需特殊眼镜的裸眼3D来增强数字娱乐体验,以及在视频通话时提供实时翻译服务,这可能会打破沟通障碍。 虽然欧洲在C波段的平均频谱持有率方面做得不错,有400MHz左右。但有人强调,到2030年,每个国家都需要平均2GHz的中频频谱,以实现才能实现整个城市范围的5G应用。 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支撑的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正在得到更广泛、更快速的部署。它们正在快速融合,推动能源、交通和制造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以华为为例,它一直在合作伙伴的数字化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世界首个智能5G铁路终端——东西门(EWG)联运码头项目。在那里,起重机配备了20个高分辨率摄像头,这些摄像头的图像被馈送给远程操作员,而不用司机在离地面很高的机舱里操作每台起重机。 这些起重机还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使它们能够高精度、高速度运行。从起重机上上传图像并实时查看需要大带宽,而精确控制起重机需要低延迟。定制的专用5G网络提供了高数据安全性,并实现对整个集装箱码头区域的实时远程控制。 全球视野与竞争 中国是5G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移动技术和服务贡献了5.5%的GDP。凭借超过230万个5G基站和积极的建设计划,中国预计到2025年有望成为第一个实现10亿5G连接的市场。 Ronald van Loon指出,竞争对推动创新和客户选择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采取协同、审慎的方法——考虑到机会成本这是非常关键的,否则我们将有可能错过实现各式各样用例的机会。

发布时间:2023-11-10

中国电信引入光缆集采:总规模220万芯公里

从中国电信官网获悉,中国电信今日发布公告称,2023年引入光缆集采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资格预审。 中国电信方面表示,本项目采购内容为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在2023年至2024年各工程所需的引入光缆产品(不含省际一级光缆线路工程建设所需的引入光缆),包括蝶形引入光缆、圆形引入光缆、隐形光缆、室内外引入光缆等引入光缆。采购总量为220万芯公里。 具体采购详情见下表:

发布时间:2023-10-18

中国电信-48V组合式开关电源集采:预估总规模13011套

中国电信今日发布预审公告称,将启动2022年-48V组合式开关电源集采。

发布时间:2022-03-25

12部门联合印发新政策: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快5G建设进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以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增长势头,抓紧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确保全年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若干政策》包括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和外贸外资、用地用能和环境等五个方面共18项政策举措。 其中包括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快5G建设进度,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启动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推动重大战略区域北斗规模化应用;加快实施大数据中心建设专项行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8个国家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建设。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发布时间:2022-02-19

一图读懂 | “东数西算”工程解读

一图读懂 | “东数西算”工程解读

发布时间:2022-02-19

中国信通院何宝宏:“东数西算”——全国数据中心一体化发展趋势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带动着数据中心规模的高速增长:近5年,我国数据中心机架年均增速超过30%(数据来源:《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数据中心规模的高速扩张带来了各类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快速增长等严峻问题,数据中心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电老虎”。一方面需要面对双碳目标,另一方面需要面对不太均衡的资源需求,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布局面临新的挑战。 数据中心布局是考虑局部优化还是全局优化?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了问题的答案——通过“东数西算”,我国系统化合理布局数据中心资源,实现全国数据中心的一体化发展。 开局起步,八大枢纽节点批复建设 如同“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是国家又一项重要战略工程。“东数西算”强调全局优化思维,由过去的单体、离散向现在的整体、协同方向转变。通过统筹布局、完善标准、一体化实施推进的思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宁夏、甘肃八大区域部署国家枢纽节点。重点推动数据中心与网络、云、算力、数据要素、数据应用和安全等协同发展。 近日,国家发改委、米乐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复函,同意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至此,八大枢纽节点均已完成批复,各个枢纽节点集群起步区边界明确(见下表)。起步区获批建设,是落实“东数西算”战略的重要起步。 八大枢纽节点集群起步区边界 统筹布局,“东数西算”意义重大 从数据中心建设到数据要素跨域流通,“东数西算”的实现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除了需要继续夯实基础设施、网络、算力等技术实力以外,也需要通过完善的、科学的政策和机制来实现。 东数西算,可以改善数据中心供需失衡问题。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数据中心需求不高,供给过剩。我国东部地区数据中心需求旺盛,但供给受资源和能源限制,供不应求。“东数西算”,通过东部和西部的有效对接,利用西部地区算力资源承接东部地区算力外溢需求,建立全国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东西部走向的数据资源融合汇聚、流通交易。如此,可以逐步改善我国数据中心供需失衡的问题,促进算力的全国性调度使用,实现资源平衡,有助于培育我国超大规模数据要素市场。 东数西算,可以提高全国网络互联互通水平。西部地区供给过剩的原因除了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受数据中心网络传输质量等因素限制。通过“东数西算”的相关工程,提升我国各大区域间、各数据中心间的网络能力。积极推进数据中心与网络协同发展,建设数据中心高速承载网络,优化数据中心跨网、跨地域数据交互,优先在国家枢纽节点内的新型数据中心集群间形成网络直连,满足算力调度需求。积极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能力和区域内云边端协同能力,满足高频实时、灵活调度的数据交互和业务交互需求,不断提高网络的互联互通水平。 东数西算,可以带动全国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我国东部地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较快,而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东数西算”是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数据中心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不言而喻,AI、云计算、区块链等应用的承载和运行都需要数据中心的底层支持。西部地区具有天然的资源和成本优势,数据中心建设不仅可以为当地带来投资,助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还可以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撬动上层应用的引流和发展。 东数西算,可以助力我国数据中心绿色低碳水平提升。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的发展目标。 通常,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一年的耗电量达到亿度级别,在双碳目标下,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增长的问题日益突显,所以数据中心的能源供给亟需转向绿色低碳,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就是一个理想的方式。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将数据中心在西部地区集约、绿色、高效发展,有助于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东数西算”只是一个开始。通过数据流引领带动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等,“东数西算”不仅有助于打通我国东西部数字产业的大动脉,实现数字资源、数字算力、数字产业、数字服务等一系列生态的合理布局,还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长期支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新型数据中心”的相关工作。为落实相关政策文件,推进各项工程的落地部署,推动新型数据中心数网协同、布局优化、绿色低碳,多措并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赋能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数据中心产业界主要单位于2021年12月成立了“新型数据中心推进计划”。 “新型数据中心推进计划”宗旨是推动新型数据中心创新技术研究和行业应用落地,制定新型数据中心相关标准,支撑国家及省市各级米乐决策,促进新型数据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何宝宏,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首席战略官。

发布时间:2022-02-17

云南铁塔“十四五”计划投48.77亿元建设信息通信网络

聚焦新能源出行、综合能源服务两大板块服务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2-02-17

四大区域将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2月16日消息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发改委等部门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规划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边界为韶关高新区。围绕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成渝枢纽规划设立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其中,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成都市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重庆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新城、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平衡好城市与城市周边的算力资源部署,做好与“东数西算”衔接。 长三角枢纽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其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芜湖市鸠江区、戈江区、无为市。围绕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 京津冀枢纽规划设立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张家口市怀来县、张北县、宣化区。围绕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北京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北、东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所有数据中心集群应抓紧完成起步区建设目标: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65%。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指标控制在1.25以内,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显著提升。网络实现动态监测和数网协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能高质量满足“东数西算”业务需要。形成一批“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安全技术、措施和手段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发布时间:2022-02-17

多方加码布局新一轮“新基建” 5G建设将适度超前

多方正加紧绘制新一轮“新基建”规划图。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明确将适度超前部署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从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看,“新基建”成为多地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上海、福建、四川、湖南、安徽等20多个省(区、市)明确了2022年5G、数据中心等建设计划,并提出进一步发挥5G等“新基建”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打造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新一轮部署密集出炉 近期,地方两会正陆续召开,“新基建”成为多地米乐工作报告中的“热词”。 上海提出,2022年全面完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建设超大规模开放算力平台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安徽提出,实施“新基建+”行动,创建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集群,新建5G基站2.5万座以上。四川定下了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2022年将推动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规模化部署,实施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建设省大数据资源中心,打造国家级天府数据中心集群。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20个省(区、市)明确2022年5G基站、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计划,并将“新基建”作为稳投资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米乐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时提出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以确保稳投资、稳增长目标如期实现。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经济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支撑。同时通过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筑牢基础,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一系列着眼于中长期的部署将进一步发力。工信部日前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多方正加紧绘制新一轮“新基建”规划图。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明确将适度超前部署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并围绕5G网络建设、千兆光纤网络、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明确了多项量化目标,例如设置了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26个的预期目标。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构建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抓紧在全国建设10个左右数据中心集群等。 加快5G向县城、乡镇覆盖 5G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当前多方正加速释放政策红利,以“适度超前”的节奏推动5G网络建设,同时加快5G向县城和乡镇覆盖。 “2022年是5G应用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持续完善5G网络覆盖,加快推动5G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扎实推进5G网络建设,适度超前开展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继续扩大县城和乡镇覆盖的广度,提升5G网络在高铁、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以及在工业、医疗等重点行业的深度覆盖水平。 米乐网信办等10部门日前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开展农村地区4G基站补盲建设,逐步推动5G和千兆光纤网络向有条件、有需求的乡村延伸。 电信央企也将重点针对中心城区和市县、乡镇等“下沉”市场加快5G网络建设。例如,中国移动提出,2022年底前,5G网络将基本实现全国乡镇以上5G连续覆盖以及重要园区、热点区域、发达农村的有效覆盖。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的5G基站数超过了140万,其中共建共享的5G基站也超过了80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部的地级市,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 持续加强投资发展劲头 在业内看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需要进一步优化“新基建”投资发展环境,让“新基建”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有效投资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要兼顾好“超前”和“适度”之间的关系。 “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需要把握新需求,创造新机制,才能真正转化成新动能,有效拉动投资潜力。”北京计算机学会数字经济专委会秘书长王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新基建”既要有米乐引导,也要有社会资本投入,在增加米乐专项债投入的同时,也要推动构建与“新基建”相关的配套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投资效率。 王娟同时表示,企业是“新基建”投资的主体,既要有信息类企业的参与,也要有工业企业和消费服务企业的参与。需推动“新基建”创造广泛的社会价值,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能源、建筑和消费各个领域的企业共同参与,探索践行真实可行的应用场景,增强企业投资的动力和后劲。 刘向东也表示,下一步要鼓励和支持各地加大“新基建”投资,适度超前加大布局和覆盖面,提高设施之间的连通性。完善“新基建”的政策支持体系,统筹好数字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投资的协同联动,采取有力措施,激发数字经济领域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打通多元化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着力通过开展政策创新,破除妨碍民间投资进入“新基建”的各种藩篱和壁垒,有序撬动社会资本。 此外,也需进一步兼顾好“超前”和“适度”之间的关系。王娟表示,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新基建”探索特色化场景。以5G为例,自5G正式商用以来,“适度超前”建设原则为其应用发展奠基铺路,但“适度超前”既包含着“超前”又包含“适度”,“超前”要考虑未来长远发展,“适度”则强调了结合未来应用场景,需要考虑到投资有效性、投资周期,资金周转等多重因素,从而形成产业生态良性循环,吸引内外部资金流入,深度拉动有效投资潜力。  

发布时间:2022-02-10

< 1234...23 >
XML 地图